Добро пожаловать на официальный сайт робота Fancheng

媒体报道

NEWS AND INFORMATION

2020年度工业首展, 中国工博会机器人展助推国内外品牌制造商布局中国市场,把握发展新机遇

Опубликован в:2020-04-13

4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发布中国进入“缓役阶段”。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中国经济呈现复苏迹象。


近期我司收集制造业企业调查问卷、我部门与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相关企业电话、邮件等直接沟通,携手合作的行业媒体和机器人协会共同摸底,目前机器人上中下游产业链企业平均复工率98.87%,员工返岗率98.6%,产能恢复率90%以上。

 

  不少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相关企业表示,疫情以来全力配合政府相关部门的部署,快速响应政府号召,一手联防联控疫情,一手复工复产复市,本阶段产能恢复的“爬坡”期取得了经济活动的阶段性进展。据某媒体调查,制造业3月份的生产活动和新订单升至50%以上。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3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显示,制造业PMI为53.0%,比上月回升16.3个百分点。

 

  当前,国内制造商正在重建供应链,员工逐步回到工作岗位,全面复工复产速度加快,最大的挑战是严防来自境外输入病例、境外输入关联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类型的压力,同时因全球疫情形势还未得到完全控制切忌大意松懈,国际经济发展仍面临挑战。

 

  作为推广先进机器人技术应用,助力中国智能制造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展会平台,中国工博会机器人展凝聚和整合政府、企业、协会、高校、科研机构等全方面的资源,线上线下全方位打通行业信息通道,服务于机器人产业链上的所有用户,携手共同寻找最适合的的帮助行业复苏及促进行业发展的解决方案。


这些解决方案不仅通过信息平台推送,也将在今年9月15-19日中国工博会机器人展举办期间得以展示。通过机器人技术解决眼前和未来的问题,造福全人类。


    来自美、中、日、意等国的13位科学家3月25日在《科学机器人》杂志上联合撰文指出,机器人技术能够在对抗疫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此次疫情则提供了一个契机,可能会推动相关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文章指出,早在2015年埃博拉疫情期间,科学家就确认了机器人技术在流行病疫情应对中可发挥作用的3个领域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则带来了第4个应用领域:


在这个应用领域,能灵活调配到不同岗位、性价比高的协作机器人将大受欢迎。


ABB、发那科、安川、库卡、川崎、不二越、优傲、爱普生、电装、史陶比尔、雄克、Onrobot、现代机器人、节卡、艾利特、华数、珞石、配天、达明、新松、格力、非夕、远大、智昌、国机、扬天、溱者等等,将为2020年机器人展主题“人机协作、智联未来”演绎生动的注解。


协作机器人产业引领发展,传统产业赋能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势,齐齐发力。2020中国工博会机器人展将是协作机器人集聚、活跃、展现的大盛会。


疫情当中移动协作机器人解决方案正在缓解突发疾病和隔离措施造成的资源短缺。实际应用证明了灵活的生产技术已经成功地提高了稀缺供应商品的产量,而移动机器人技术正被用于缓解医院和物流部门的压力。


机器人展有着广大的移动机器人厂商基础,今年全新重点打造的“智慧物流”展区,已吸引国内外数十家引领性企业携手打造物流业现代化进程成果。


名傲、仙知、新松、科瑞、斯坦德、极智嘉、海康、嘉腾、迦智、牧星智能、快仓、牧川、京东、电产新宝、TOYO、博信、优艾智合、宾通、博信、智库智能、墨影等将重磅亮相。



最有特色的、最丰富的移动机器人及仓储、物流行业应用将在2020年中国工博会机器人展上精彩上演。


上海今年重大产业项目的闵行达闼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上周启动开工,达闼机器人今年将首秀工博会机器人展。近日宣布完成近五千万元A轮融资的大热机器人企业、建筑智能建造方案提供商“大界机器人”也将首次登场亮相在工博会机器人展。新时达集团今年也将重磅回归机器人展。


总 结

机器人技术及智能制造应用作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载体,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及机器换人经济性的进一步显现,渗透率提升是必然趋势。


为了平滑疫情带来的经济影响,后续国内对制造业融资以及减税降费政策支持力度有望加码,有利于制造业景气度逐步回升进而拉动机器人的推广应用和智能制造的需求增长。随着机器人与5G、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基建技术的进一步深度融合,在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和应用场景不断延伸的背景下,行业具有较强的中长期发展潜力。


随着行业复苏销量进入上升通道,坚定打赢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的战役,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机器人展携手国内外知名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相关品牌厂商吹响制造业行业复苏的号角,让机器人这颗制造业王冠的明珠更加璀璨,2020中国工博会机器人展将印证中国智能制造力量!


Tags: